如果有人问我,你在枞阳生活了三十余年,最让你难忘的枞阳美食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粉蒸肉。你也许很诧异,粉蒸肉对于现在的枞阳人来说不过是一道家常菜肴,太稀松平常了,怎么会让你如此难忘呢?看官请耐心听我慢慢道来。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分配到枞阳沿江一所中学教书的,那时,刚刚结束十年内乱,枞阳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可谓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我所在的这所乡村中学也和大多乡村中学一样,物质条件很简陋,师生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我在这他乡异地举目无亲,每天活动范围也就房间、厨房、教室三点一线,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生活平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就在这平淡而又乏味的岁月里,学校厨房偶尔做一回的粉蒸肉,仿佛是向校园里那口平静的水塘投入一块巨石,立刻激起层层涟漪,大家好像是遇到什么重大节日一样,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厨房什么时候有粉蒸肉供应,人们无需厨房告知,也无需打探就能知晓,因为那扑鼻的香味随风飘荡,很远处都能闻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勾起人们按捺不住的食欲。就连学校周边的居民,因为闻到了粉蒸肉的香味,也会想方设法通过学校内部熟人到学校厨房购买,所以大多情况下粉蒸肉总是供不应求。大家焦急的等待就餐时间,当放学钟声一响,师生便像开闸的洪水涌向厨房,抢购一份粉蒸肉,然后走到一边大快朵颐。那些因为行动迟缓,没有买到粉蒸肉的便显出一脸的沮丧。我那时刚到枞阳,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既新奇又陌生。尽管枞阳离我家乡不过百十来公里,但两地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饮食习惯都有不少差异。在我到枞阳之前是没有吃过粉蒸肉的,当我第一次吃到粉蒸肉时,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那种口齿生香、回味悠长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似乎粉蒸肉就是人间最好的美味。从那以后,粉蒸肉作为特定年代、特定地方所特有的产物深深烙在我的记忆里,它似乎成了那个年代给我留下一点美好回忆的标志。只要厨房做粉蒸肉,我总是提前到厨房就餐,掏出两毛钱菜票——那个年代算是一顿奢侈的伙食费了,购买一份(很小的陶碗里盛着几片肉,大多是肥的)粉蒸肉,绝不会失去吃到粉蒸肉的机会。因为有佳肴佐餐,那顿饭吃得特别有滋味。每当风卷残云般地把一分粉蒸肉吃光时,总是觉得意犹未尽,就连碗底残留的一点粉渣也要用饭勺刮得干干净净。也许你会觉得我是言过其实,但在我心目中,粉蒸肉确实是那个年代我所尝到的最难得的美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学校厨房师傅做出来的粉蒸肉的确有独到之处,是现在所能吃到的粉蒸肉无法比拟的。首先是所选的原料全部是农家饲养的黑猪肉,皮薄肉嫩,鲜美可口,是现在市场上所卖的猪肉无法企及的;所用的米粉全部是厨房师傅自己加工的,也不知所用的是什么独特的配方,反正做出来的粉蒸肉香味特别浓郁,加上那个年代人们平时难得吃到荤菜,大多营养不良,偶尔吃一回粉蒸肉特别解馋。凡是闻到粉蒸肉香味的,无不馋涎欲滴,无法抵御那强大的诱惑力。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极大提高。就饮食方面来说,各种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人们早已不屑于鸡鸭鱼肉,回过头来追求更加清淡、更加古朴的饮食习惯。但是不知为什么,尽管吃的花样不断翻新,有时也追赶新潮,开开洋荤,品尝各种网红饮食,也总是觉得口味平常,不过如此,始终找不到当年吃粉蒸肉时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我不禁感慨:再也吃不到那时似的粉蒸肉了。难道现在真的吃不到那时的粉蒸肉一样的美味吗?我想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早已不满足于粉蒸肉,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了,所以也就找不到那时吃粉蒸肉的满足感了。由此我进一步联想到,什么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最迫切需要时能够得到满足而已,它就包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饥饿时得到一份食物,口渴时得到一杯热水,寒冷时得到一件衣裳,失落时得到亲人的一句安慰……当我们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似乎也就感觉不到幸福了。只有多想想过去,才能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避免生在福中不知福!
?精华推荐?
漫漫回乡路鸡汤排子面青辣椒与红辣椒枞阳大萝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