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漳平漳平风味小吃,你最喜欢吃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

米浆粿和油炸粿,已成为漳平风味小吃的精品。说是漳平的符号和名片都不为过。这种传承了近百年的小吃,为现代社会增添了一种古朴气息。

米浆粿是漳平最具代表的传统风味小吃,由于可以逐层剥离,外形又像糕点,故又称为千层糕。

图片来源网络

浮制油炸粿要比制作米浆粿简单很多:头一天晚上取来适量的黄豆及白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沥干水汁,将浸泡过的黄豆和白米磨成浆,在浆中加入葱末、五香粉、胡椒粉、精肉末、食盐、味精、白碱等佐料拌匀,即可备用油炸。然后是生火涮锅,一般要选择火势较旺的火炉,炉上置一盛了半锅油的铁锅,待锅中食油烧沸腾时,就可以浮制油炸粿了。

图片来源网络

菜头馃

制法是将萝卜洗净锉丝,同肉丁、虾米、香菇碎片,胡椒粉等佐料一起炒蒸,然后放在米浆中搅拌均匀,再放下蒸床蒸熟。切成菱块,有的用油煎过。

八宝饭

“八宝饭”是指糯米、红枣,肉丁、桔饼、冬瓜糖、花生仁、油葱、白糖等八样制成。先将糯米蒸透,然后和入其他七样配料用油炒过。香甜可口。

糯米汤圆

结婚喜宴出第一道菜是糯米汤圆。冬至时家家户户除了吃菜包,也吃糯米汤圆。制法:用纯糯米,磨浆压干后,搓成丸。有的加包花生米、芝麻糖心。烫熟后加红糖加姜熬汁的汤水。

麻糍(即糍粑)

喜、丧宴的最后一道菜是麻糍。农历七月半也做麻糍过节。制法是用纯糯米蒸透,用石臼打舂;另一种制法是磨浆压干蒸熟。然后用手挤成大小差不多小团团,醮拌用白糖、芝麻、花生仁混合碾碎的佐料。

芋仔丸

制法是将芋头蒸(煮)熟去皮、捣烂,拌蕃薯粉搓匀,捏成小船状煮汤。或捏成巴掌块状蒸熟后,切片加香菜,辣椒油炒。

米圆子

米圆子是漳平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意预着团团圆圆。米圆子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吸收,老少皆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米圆子是由大米磨成浆压干后,在米筛子上揉搓成细小的圆球形小颗粒,晒干即可。

永福镇的魔芋就是得益于那里的气候及水土,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芋科品种。魔芋是芋类中特殊的一种,生长在永福镇农家田间地头,其茎头与普通芋头相差无几,但芋叶呈碎花状,且叶茎秆带有虎斑纹,芋棵比普通芋矮小。永福的魔芋不能单纯用于蒸熟煮烂食用,而是制作成块冻后炒食。

制作时,取魔芋头,用水冲洗干净后,将适量的白咸碱水在锅里烧沸,将魔芋头倒入锅中煮熟,捞出芋头,剥皮后将芋头捣成泥状。捣时要加入大量的白碱水,直到芋泥发胀成一团似发过酵的白面便可。然后将芋泥倒入蒸笼中,置于锅里蒸煮半小时,芋泥就变成了一笼又软又韧且富有弹性的粿冻了。待粿冻稍凉后,即可持刀切成块状,然后放入盛满清水的桶里,浸泡一夜,次日即可炒食。

在清水桶里抓几块浸过的魔芋,切成薄条,放在热锅中,将魔芋片的水分烤干,至魔芋片发黄卷缩时,即装盘备用,然后用五花肉下锅炸油,待锅中油肉变热,便将魔芋片佐以酱油、五香粉等,倒入锅中小炒,配以蒜叶或芹菜梗,炒出来的魔芋鲜嫩无比,美味可口,是上等的酒菜,配饭的佳肴。

永福清汤粉用猪大骨熬制成高汤,加入烫好的新鲜湿米粉,洒上少许芹菜丁,还可根据客人口味添加卤料,滋味咸香爽口,别有风味。

说到清汤粉,就不得不提到老金光的豆腐了,每每吃清汤粉总是要点上一份豆腐,那味道真是不言而喻

而在博平岭下的漳平农家,每逢入冬,家家户户都会宰杀一批番鸭,褪毛弃肚后,用事先劈好的竹片将番鸭的肚子撑开,然后用五香粉、胡椒粉、味精、食盐等佐料抹遍番鸭内外,将番鸭悬挂在既通风又能晒上太阳的走廊过道中,任凭呼啸的北风吹刮,任凭柔和的阳光照晒。时至腊月,番鸭身上的水分已被吹干晒干,抹在其身上的佐料也渗透到了番鸭的体内。此时,番鸭已成干,便可食用。也正因是凭借自然风吹干的,故称之为风鸭。

风鸭是漳平农家招待客人的上等佳品。要是谁家里来了客人,主妇定会兴冲冲地跑到走廊上叉下一只风鸭,用锋利的菜刀将风鸭剁成小块,放入冒着油烟的热锅里小炒一会,配之以蒜叶,立马有满屋风鸭味飘香溢出,是下酒的绝等好菜。那风鸭骨里肉里均是佐料的香味,片刻间就令斟酒豪饮的主人和客人于咸香味中不知不觉酣醉,飘然若仙。

然而,漳平农家招待客人更胜一筹的却是风鸭糊。若是你到一户农家做客,主人端上桌的是香气四溢的风鸭糊,则是把你尊为佳宾,视为贵客了。

所谓的风鸭糊,即是用番薯粉与剁成碎块的风鸭肉,和之以冬笋丝、香菇片、碎肉、大蒜及食盐、味精等佐料拌煮成糊状而成。风鸭糊状似粉冻,要用汤匙舀着吃。舀一勺风鸭糊送入嘴中,霎时会感到满嘴的糊冻香味在淌出。客人也就自然体会到主人的一腔盛情,如风鸭糊般温烫炙口。

在漳平的北部农村年夜饭必备的一道传统大菜——公鸡酒,亦称鸡酒,谐音“吉”“久”,含“大吉利”“久久长”之意,每逢吃年夜饭,来一碗热腾腾的红烧酒,再配上酒香四溢的鸡肉、猪脚,一家人其乐融融,寓意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到了清明前后,新桥当地还有一种用艾草加工而成的特色粿品——艾粿。《本草纲目》称艾草为“医草”,具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每当清明前后盛产野生艾草,将这种草加工成地方特色粿品,风味极佳,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食品。漳平新桥珍坂村每年在农历三月都要举办民间“艾粿节”,相传是纪念元代镇守边疆的祖先战士,具有悠久的历史。

消暑凉食

“仙草”

“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晒干后和稻草灰碱煮水过滤。重新煮沸时,边倒入米浆搅拌,煮到起牛眼泡时,紧手舀装在容器里,等凝固后,切成小方块,置井水中漂去碱味(须换几次水)。吃时,滤去水,加上蜂蜜或糖汁即可。清甜可口。

蕨粉糍

蕨粉糍:山蕨粉是漳平山羊隔畲民的特产,用山蕨头磨细洗粉而成。蕨粉糍的做法是蕨粉渗水调成糊状,再用开水泡熟,捏成小圆块,让其冷却。要吃吋再用小刀切成小块。居家也有用蕨粉先调冷水,再用开水泡成糊状,成为“蕨粉冻”,吃时再加上蜂蜜或糖汁。清凉解暑。具有独特风味,居家常备,当药用。

柴薯馃

用木薯(漳平叫柴薯)粉调水搅成糊状,放在锅里搅煮熟后,倒在簸箕里敷上井水冷却,切成菱块。要吃时再切成小块,加上蜂蜜或糖汁。清凉解渴。

“苹苞冻”

苹苞即薜荔所结的果实,成熟后,取其籽,晒干候用。用时,将洗净的纱布包着苹苞籽,放在盛井水(一定要用井水,其他水不行)的桶里漂洗,搓揉,直至井水有粘性为止,洗好后当即凝固成半透明状。吃时再用勺打成小块,加上蜂蜜或糖汁,便可饮用。冰凉解渴。

当然,家乡的风味小吃远远不止这些。留在你舌尖上的家乡美味是哪一道?欢迎网友们留言分享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yuanjk.com/afhzp/1660.html

蒙ICP备202100532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