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丁酸氮芥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0/4324680.html
晚上与友聊起家乡的米粉蒸肉,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米粉蒸肉被列为十大赣菜之一了。你一路乘船沿赣江北去,到处是米粉肉的醇香,如同宋明两代灯火闪烁中的书香。这是一道餐桌上的招呼菜,热腾腾地显示着江西人的悠长情谊。
米粉蒸肉是过年时必吃的一道菜。鲜肉和着芋艿一道蒸,荤素搭配,加上青菜叶打底,再配上一些辣椒干八角之类,真真是色香味俱全,朴素中蕴含着丰富。一筷子夹去,不辨芋肉,随缘入口,香满牙床。
莳田时节,在家乡被称为三荒五月。除了点豌豆之类,没有太多的时令菜好吃。莳田要赶日子,起早贪黑是必须的。这时候体力消耗特别大,补充点营养是燃眉之急。有道是“一餐冇荤,脑壳发晕”。这时候米粉蒸腊肉就排上用场了。为了争取时间,村民们不再能像过年那样讲究。菜就直接摆在甑饭上蒸,随着蒸汽从甑盖上突突上冒,饭香肉香直钻鼻孔。做饭的小孩忍不住垂涎,干脆揭开盖子直接用手拈一块吃,接着有第二块……。吃得起劲时,被奶奶从背后发现。她慈祥地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将甑盖盖上,说:让劳累的爹妈吃点吧,不吃肉,干不动死力气活。”小孩“咕咚”一声将唾沫咽回去,使劲点了点头,脸上一阵通红。
如今没有甑蒸饭,没有农家粉,没有土猪肉,当然也不会有儿时的腊肉。大年三十晚上端上的多是带有浓厚工业味的粉蒸肉,小孩子爱吃的也不多了,甚至连大人也是“举箸不能食”。
也难怪,光阴转,无情也无声。抛秧取代了莳田,一个时代过去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
彭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