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城的城城那一座城收录于话题#云南
滇9个
城城对昆明的印象,一半来自花市,一半来自“凹糟馆子”。
昆明被称为“春城”。环境四季如春,城市调性平淡安静,昆明人随和包容。但他们的口味却包罗万象,尤其爱吃凹糟馆子。
“凹糟”是脏兮兮的意思,加上馆子呢,就是环境脏兮兮的小饭馆。在其他地方,人们也管这种地方叫“苍蝇馆子”。
△凹糟馆子里,配置区和餐桌基本凑在一块。图by大众点评“crytal”
大多数昆明凹糟馆子的特点,位置偏,不起眼,没招牌。要专门去找或当地人领路才能找到。
有些整个店,只有一般餐厅的厨房大小,要想坐开些或转个身都难。
味道好,价格实惠,当地人爱光顾,也阻挡不了吃货的热情,生意总是好得一塌糊涂。
△这个厨房,已经算“豪华配置”了。图by大众点评“南诏瑞萱”
唯有排过长队,坐在馆子里与当地人一起吃吃喝喝,才能领会与外面截然不同的热闹与喧嚣。
在每个昆明人心里,都有自己喜爱凹糟馆子的清单。
这样的凹糟馆子,能让那些开豪车的大哥,光鲜亮丽的白领们甘愿放下身段。当你说着一副陌生口音坐在馆子其中,一定会让昆明人另眼相看:
“哟,这人会吃啊。”
△店内基本都是很简陋,但味道不差。图by大众点评“孙公子”
作为那城的粉丝,怎么能让你们认输呢?
城城这儿有一份昆明凹糟馆子地图!
今天要给大家安利这58家昆明特色凹糟馆子!
01
+家米线店
昆明人每天都要来吃“城市之魂”
来昆明,一定要吃这里的米线。
拿豆浆油条和米线烧饵块问昆明人,“今早吃什么”?
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就是爱吃米线。
最快融入昆明的办法,就是早餐时刻在凹糟馆子里吃上一碗地道米线。
△米线!米线!图by网络
米线,是昆明早餐和主食之中的灵魂,大街小巷里都是米线店。
据年《都市时报》的不完全统计,昆明共有+家米线店,是其他城市的2~3倍之多。
△昆明的米线,种类有很多。图by网络
虽都是米线,但又能细分出很多种。
把肉菜烫熟吃的过桥米线,用小铜锅煮的小锅米线,凉拌的凉米线……以浇头区分的焖肉米线,炸酱米线,肠旺米线,叶子米线,豆花米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吃法。
昆明人总能搭配出自己钟爱的口味。
△各种米线!图by网络
在众多米线之中,小锅米线是昆明人最爱吃的一种。
△米线,昆明人觉得小锅煮的好吃。图by网络
在锅里煮上高汤,烫米线,韭菜切段,加上肥瘦均匀的肉末,依次放下盐酱油味精和地道水腌菜。
出锅前加些小青菜末和一勺红油,小锅米线,成!
△米线的配料有很多。图by网络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
我不在家,
就在咖啡馆,
我不在咖啡馆,
就在前往咖啡馆的路上。
对昆明人来说:
他们不在家,
就在米线店,
他们不在米线店里,
应该就在前往米线店的路上。
△土鸡米线。图by网络
到过昆明,能把昆明生活说透之余,还像个“老昆明人”的,作家汪曾祺算一个。
他在昆明求学、工作,住了7年之久。
他在这里度过自己的青年时代,写下43篇文字来记录他与昆明。
△让汪曾祺印象深刻的汽锅鸡。图by网络
“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
“未到昆明之前,我没有吃过米线,每星期都要吃两三回……离开昆明以后,也几乎没有再吃过米线。”
在他眼里,昆明的美食,昆明的雨,昆明的花,昆明的人,昆明的联大,昆明的翠湖,昆明的茶馆,昆明的菌子......几乎无一不是美好的。
最重要的,是这碗让他久久不忘的米线。
△米线。图by网络
盛鑫园小锅米线
(已改名午源老昆明小锅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