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脚牛肉起风了

白癜风偏方快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今年初夏,跷脚牛肉的风刮到了上海。在黄浦区处于宇宙中心的地带,最受欢迎的前二名都是来自乐山跷脚牛肉的川菜馆。因为坐标距离近,好几次被朋友吆喝着一起去吃,取了号,现场门口总是要大排长队,且要人齐才能进场。梧桐树下,年轻人拿着饭的号码牌围坐在门口塑料凳上相谈甚欢,因长时间等待而焦灼。就在很多人还只是把AirDrop(隔空投送)当做文件传输工具的时候,有梗的都市年轻人早就在等位的时候发奥特曼吃快点的表情包了。

想知道跷脚牛肉为啥这么火,首先要知道啥是跷脚。既然上榜餐厅招牌都点名乐山,那不如直奔原产地吧,京沪等地的跷脚牛肉,大多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据说跷脚牛肉源自苏稽的周村,一个专攻屠宰的村子。一般来说,牛是农耕时期最重要的劳动力,不会轻易被宰割,但乐山五通桥是产盐重镇,抽取盐井的劳动力要依赖水牛,这些牛在常年劳作下劳损率极高,通常工作3年就会被淘汰,被送往周村宰杀。

牛肉可吃可卖,但牛下水却没人要,一位叫周天顺的人觉得内脏扔掉太可惜,就拾回家清洗干净炖煮,卖给在苏稽来往的挑夫。

当时的售卖装备也非常简陋,一口锅、一个黄泥巴灶和一张长木桌,来往客人们就端着碗大啖牛肉,一只脚站立在地面上,另外一只脚踩着桌子下的横梁吃食,脚面高跷成为一景,因此慢慢被叫成了“跷脚牛肉”,逐渐传开。

跷脚牛肉最早是吃内脏,水煮开锅后,膻味和腥味极大。要不怎么说劳动人民太伟大了,从香料和草药中捕捉出如白芷、香果之类,添加到汤里来去除牛肉的腥膻。

现在可以把一整只牛吃个遍,一盘盘鲜红的牛肉、用筷子夹起一片伸进翻滚着的汤锅里,稍微断生就可以入口,涮毛肚的时候,也要遵守七上八下的定律,让人误以为自己进了一家潮汕火锅店。

但跷脚牛肉并非火锅,也非潮汕味,说起不同,潮汕牛肉重在牛本身的味道,吃的是一个鲜。

“吃前先喝汤”。菜刚上桌,店员们就会这样提醒食客。

吃跷脚牛肉,重点在于在汤头,讲究牛骨药膳,由牛骨熬制而成,新鲜的牛腿骨从入锅至少要熬三个小时,并且加入了药枣、枸杞、当归等等二十多种香料及中草药,经过这一番调和,“香”成为了跷脚牛肉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来自四川的料理,洒满芹菜和葱花的牛肉不论从外观还是口感上,都十分清淡,若不是汤锅旁那抹鲜艳的干辣椒面,谁能想到这是川菜呢。

嘿,别说,一顿饭中还是要吃到辣味才觉得完整,跷脚牛肉桌面上必不可少的是辣椒面,才起锅的牛肉往上面一蘸,味道可以说不摆了。

辣椒面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店是两种混合,有的店由四种辣椒制成,大多会用到贵州大海椒和本地二荆条,一个增香,一个添辣,风味十足但入口温和,不会抢走牛肉本身的滋味。

这么多家店,如果你问哪一家跷脚牛肉最正宗,但其实很难回答,除了必备的几样配料,核心药包里,每家都有各自的秘方,互为秘密,怎敢言说。

来吃跷脚牛肉的,不会忘记一碗血旺,再点上一份软糯的粉蒸牛肉,吃的简单自由又踏实。

乐山每家跷脚牛肉馆子里都有粉蒸牛肉卖,粉蒸肉扣在大米饭上,特别能唤起食欲的。

川人爱吃粉蒸肉,由来已久,乐山的蒸笼牛肉,牛肉切小块,五香粉拌匀了裹上米粉,放进小小的竹蒸笼。随意踱进一家馆子,若是看到一个大煤炉子上垛了一口铁锅,上面矗立着小竹笼,那必是店家自制的粉蒸肉。

蒸好了也不急取,火候得足,才够软糯,就放在灶上用蒸气保温着,客人要几笼,老板就取几笼。

蒸笼中的牛肉倒进碟子里,撒上香菜,和牛肉相辅相成。非常扎实裹得粉也恰到好处没有盖住牛肉的香嫩,一口一个米香肉糯,牛肉虽然本身也有嚼劲,但还是有的部分入口抿一抿就化。

如果再撒上辣椒面,那滋味就又上了一个层次,辣得霸道,麻得醒人。来上一屉,下一碗饭,巴适得板。

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会影响口感。

血旺,也好吃到离谱。

用的新鲜血,没有半点儿腥味,绵软而有质感。上桌之前上面浇了一层油辣子,红油之香令人臣服,这便是血旺好吃的秘密,里面还加了炸过的酥豌豆。血旺很嫩,筷子一夹就碎掉,实在是好吃。

酒足饭饱之际,正好来碗手搓冰粉,配上醪糟、小汤圆,不一会就感到浑身舒畅。

虽说这股风已经刮到了各地,但是对于我这样嘴挑的人来说,打飞的去乐山大吃一顿这种事情也还是做得出来的。

一碗跷脚牛肉,就着鲜香的老汤,一碗裹着香菜和辣椒面的粉蒸牛肉,就着一碗白米饭,乐而忘返。

聊一聊跷脚牛肉,你们都爱哪一家?文/编丨阿雪图片

网络-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yuanjk.com/afhzz/1608.html

蒙ICP备202100532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