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乐山的第一印象,都是乐山大佛。然而在吃货眼中,乐山之于四川,就像顺德之于广东。这座距离省会成都仅高铁50min的地级市,承袭了川味的精髓,也扛起了四川小吃的半壁江山!这次来乐山,前后不到七十二小时。冒着细雨在市区里逛了三天,一不小心吃了二十家店,说好的休闲游,又硬生生地变成了“干饭特种兵”。来到乐山的第一顿,选择了大名鼎鼎的乐山翘脚牛肉。与常规川菜重麻重辣不同,翘脚牛肉是一种清淡的食物,汤底用的是牛骨加药材熬成的高汤。食材里除了牛肉,也有牛肚、牛肠、牛肝等各种内脏。虽然翘脚牛肉的发源地并不在乐山市里,而是在十公里外的苏稽镇,不过在乐山市区同样能吃到正宗的翘脚牛肉。
翘脚牛肉有两种吃法,大锅涮着吃和小碗吃。牛肉上撒了鲜绿的葱花、香菜、芹菜,与高汤的药膳味融合在一起,闻起来香气扑鼻。
翘脚牛肉汤浓肉鲜,夹起一块牛肉,口感很嫩,但是有嚼劲。蘸上辣椒面,牛肉的清新叠加蘸料的麻辣,二者交织在一起,鲜香直抵脑门嗓眼,简直是口感与味道的双重暴击!
在乐山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找到钵钵鸡的身影。钵钵鸡是一种串串,四川的串串有很多种,包括麻辣烫、油炸串串、冷锅串串,其实都是串串大家族的一员。
而钵钵鸡,就是将事先煮好的串串,放到盛满红油或藤椒的钵钵里,一般是冷的。在早年,钵钵鸡的食材以鸡肉、鸡杂和鸡脚为主,所以叫“钵钵鸡”,但发展到如今,钵钵鸡的食材已经变得有荤有素,多种多样了。
在各色荤素食材里,最喜欢的是鸭肠、牛肉、脱骨鸡脚、笋和贡菜,把选好的串串浸在红油锅里泡一会儿,上下翻腾一下,让每根串串都裹满亮澄澄的红油、辣椒末和芝麻。吃钵钵鸡的时候,红油的麻、辣、香在口腔中翻涌,好吃得根本停不下嘴。吃到后面,纵使唇舌已经发麻,却依然让人觉得上瘾又上头!
要说乐山的宵夜之神,那一定是油炸串串。其实油炸串串也是串串大家族里的一个成员,跟钵钵鸡和麻辣烫类似,食材被串在竹签上。荤菜在下锅前都是事先腌过的,炸好之后会撒上辣椒粉、盐和芝麻,吃起来非常入味。此外,用于炸串的油也是调制过的卤油,闻着特别香。
在高温热油的作用下,食材外表会迅速脱水,锁住内部的汁水和风味物质,同时融合了调料的香气,变得非常香口!最好吃的是五花肉,看上去是厚厚的脂肪,其实炸完之后感受不到任何肥腻,特别酥脆,好吃到舔手指!
乐山人特别爱把食物串在竹签上吃,除了前面说的钵钵鸡和油炸串串,这儿还有另一种竹签上的美味——麻辣烫。这种市井而江湖的食物,据说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乐山。与以杨X福为代表的东北麻辣烫不同,以乐山麻辣烫为代表的四川麻辣烫,至今依然会把食材都串在竹签上售卖。
食客自己选好菜后,把串串放在锅里烫煮,可以说是一种老式的“串串香”。食材吸饱了锅底汤汁后,再到油碟里滚上一滚,香得离谱!
乐山的烧麦很有名,虽然中国南北都吃烧麦,但乐山的烧麦却自成一派。好的烧麦必须现包现蒸,只见蒸笼里不断冒出热气,裹着烧麦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勾起人肚子里的馋虫。
乐山烧麦的馅料是纯鲜肉,个头饱满馅儿扎实,外皮却薄如蝉翼,于是号称“玻璃烧麦”。当地人吃烧麦,一般会蘸辣椒油和醋,既能丰富口感又能解腻。
说起乐山的小吃,少不了咔饼。“咔饼”这个名字,往往让外地人一脸疑惑,其实在乐山话里,“咔”就是“夹”的意思。顾名思义,咔饼就是一种夹着馅儿的饼子。咔饼的饼皮,是用死面做的,富有嚼劲;馅儿则通常是粉蒸肉,也就是把肉类裹上调料,放在小蒸笼里,一个个垒起来,用猛火蒸熟。最后在饼皮上开个口子,把粉蒸肉塞进去,咔饼就做好了。
因为外形和肉夹馍有点像,所以咔饼又被叫做“川式肉夹馍”。咬上一口,饼皮口感厚实,里头的馅儿鲜香可口,牛肉与肥肠的搭配令口感更有层次。萝卜干丝,则是画龙点睛之笔,酸甜爽脆,越嚼越香!
在外地人看来,或许钵钵鸡和跷脚牛肉的风头会盖过乐山豆腐脑,但是在当地人心中,乐山豆腐脑才是最能代表家乡的味道。乐山的豆腐脑,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豆腐脑,而是根据汤底和配料的不同,分为牛华、峨眉、杨湾、犍为、苏稽、夹江几大流派,口味略有不同。
牛华豆腐脑是乐山市区最常见的一个豆腐脑流派,这种豆腐脑的最大特色,就是会在豆腐脑中加入牛肉汤和粉条。舀上一勺,豆腐脑吹弹可破,轻轻一吸,顺滑的豆腐脑就进入了你的喉咙里。一碗下肚,豆腐脑的嫩滑、牛肉的咸香、芹菜的清香,还有微微的麻辣,吃起来真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乐山人喜欢吃鸭也是出了名的,其中最经典的一种鸭子做法就是甜皮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是从卤鸭子改进而成的。直到今天,制作甜皮鸭的时候仍然要先对鸭子进行卤制,卤好的鸭子在控干水分后,还要经过一道油炸工序,最后浸沾上麦芽糖浆。
甜皮鸭的琥珀色表皮,在麦芽糖浆的包裹下变得明艳动人,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拿一块放在嘴里,首先感受到皮的焦香和鸭肉的软嫩。随后,鸭肉中的卤味逐渐涌上舌尖,与糖浆的清甜交织在一起,成为味蕾限定的美妙。
四川地区还流行吃冰粉,这种食物据说起源于眉山市的彭山县,后来传遍川渝,如今冰粉已是乐山的美食名片之一了。
制作冰粉的原料叫冰粉籽,出自茄科植物假酸浆,传统的做法是用手搓,所以冰粉里有肉眼可见的气泡。舀起一勺放进嘴里,清甜冰凉感从舌萼直抵喉间。#你有多久没读书了#尤其喜欢冰粉里的醪糟,悠然的酒味和醇香的红糖融为一体,滋味让人上头。至于凉糕,本是起源于四川宜宾的一道甜点,却被乐山人进行了改良,将原料中的大米改成了黑米,淋的也不是普通红糖,而是乐山特产的翻砂红糖。吃上一口,凉糕细腻Q弹,与翻砂红糖独有的粗粝感在口腔中相互碰撞,味道甜腻爽滑却不至于齁甜,真是绝绝子了。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