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那些年我们在农村老家吃的酒席,这

在广西农村吃喜酒,感觉吃的不只是酒席,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搭棚子,砌炉灶,架案板

▼露天厨房

这个时候,自家的厨房显然太小太小~~必须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

▼油桶炉子

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油桶炉子,容易挪,导热快,还挡风!

▼砖泥巴灶

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是泥巴灶,后来有了青砖、红砖之后,人们才开始用砖头砌一些临时的灶。

烧木柴,那火叫一个旺呀

▼简易“案板”

由于菜太多,通常都会架块木板或者拼几张桌子,充当厨房操作台。架势好大的样子噢!

而且菜必须分门别类的摆放好,开席的时候直接端上桌。

一边看一边流口水!唉。这种壮观的场面只怕今生再也难得一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饭店摆酒了。

准备锅碗、桌椅

▼大锅

其实在农村,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是这种超级大的锅。

但是一家顶多也就2-3口,这个时候就必须去其他人家里借来用。不得不说,农村人把这种互帮互助,充分利用资源的美德真是发挥的淋漓精致。

▼大碗

而且农村办一次酒席,得要好几百上千个碗,所以,这个也得是到村儿里把各家各户的碗盘集中到一起。

▼八仙桌

这种四方桌,一桌八个人。“坐席”的时候按照辈分来区分位置,有的地方称一席(上席)、二席…不过现在都越来越随意了,不那么讲究了。

▼长条凳

坐这种长条凳。窄窄的,长长的,可坐2个人。

请掌勺大厨

办酒席是个大事,需要做平常难得吃到的大菜,而且主人家还必须考虑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请一个远近闻名的土厨师掌勺。

虽说这大厨没“厨师证”之类的身份证明,但是他做菜的味道和风格,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做这一行靠的都是口碑。

所以说,能被主家请来帮忙的肯定都有两手绝活。

如今,这种乡村土厨已经渐渐消失。相反,一些在城里打工的新型厨师慢慢走进乡村,做起了“农村酒席一条龙”的生意……主人家只需出钱和场地,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自发来帮忙的小工

酒席上的大事小事都是亲力亲为,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过来。遇上这种大事儿,自家的或隔壁左右的人都会自发过来帮忙,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事。

帮忙的人,他们也早已习惯于这种排场,驾轻就熟,按部就班,分工负责,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只等亲友到时开宴。

▼有人摘菜~

▼有人洗碗盘~

▼有人切菜、配菜~

▼有人烧火

▼有人盛菜、装盘

▼有人端菜

办这么多酒席累不累?说不累那是假话。但是大家累并快乐着,脸上也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准备食材

农村婚宴的菜肴主材有几个基本大件是不可少的:鸡、鸭、鱼、猪肉、蹄髈,所以主家一般都会准备很多。

▼杀猪

主人家一般都会把辛苦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待客,不过杀猪可是个体力活,必须要几个彪形大汉才能搞定~

处理干净后,大厨会好好加工一下~

▼大鱼

鱼多的时候,大家也一起上,三下五除二搞定!

一会儿功夫,鲜鱼就会变成又大又泡的鱼丸~

▼杀鸡、宰鸭

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鸡鸭这时候都将变成美味!白切、爆炒都OK!

必备的菜

很多菜是必备的,据说都是有讲究的,有很美好的寓意。

▼蒸菜

象征蒸蒸日上~

▼圆子

象征圆圆满满~藕圆芋圆的味道都超级棒!怎么煮都好吃!

▼全鱼

代表有头有尾,年年有余~炸鱼、松子鱼、清蒸鱼…

经典美味

有些佳肴,如今再难找到当初的味道。

▼扣肉,这道菜不柴不腻,酥软清香,一般都放在后面上。有芋头扣肉跟纯扣肉,芋头粉粉的,又很入味,超爽!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嫩而不糜,米粉油润,香味浓郁。

▼红烧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

▼像香菇炒瘦肉,冬笋炒腊肉~这样的小炒也是鲜香味美

▼花生米一定要有,一般是油炸的,经常搭配着腰果、叉烧、爽口肉或牛腊巴,最想打包的就是这碟菜!

▼猪脚爪,趁热吃口感软烂,放凉后再吃则口感更筋道。

▼鱼丸,现做的,那叫一个鲜呀~

唉!不说了,满满的都是回忆。

好久没吃到农村的酒席了,想想都流口水了

大家还记得在村头的酒席么~欢迎留言讨论哟~~

——公益广告——

▍内容来源:广西新闻网综合

▍编辑出品:贵港市网信办贵港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yuanjk.com/afhhy/2181.html

蒙ICP备202100532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