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一种声音来代表城市,西安是掰泡馍的谈笑风生,北京是鸽哨的婉转悠扬,那么绵阳一定是唆粉的碗筷叮当。米粉作为绵阳的特色,外出的绵阳人是一提起就流口水,天天呆在绵阳的人,更是天天早上要唆一碗。
曾在绵阳实习过一个月的爱吃君,也为这一碗米粉而倾心,回到大西安后却苦苦寻觅不可得。听说长乐坊有家地道绵阳米粉,那今儿咱们就去这里suo个粉——
高水杨·绵阳米粉
在大多数人眼里,米粉几乎就是“桂林米粉”的代称!但实际上,除了桂林米粉,在咱们广阔无垠的吃货世界里,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米粉种类,比如湖南就有接近20种米粉、贵州也是米粉大省,其中以贵阳米粉最为著名。
当然,作为一颗闪闪发光的美食之星,四川的米粉也不甘示弱,尤其以绵阳和南充的米粉最为知名,这其中绵阳米粉已有年历史。相传在三国时候,刘备来蜀就被米粉所征服,而“蜀汉四相”之一的蒋公琰则把米粉变的更加细长,并让绵阳米粉发扬光大。
绵阳米粉本地品牌众多,开元米粉、德华开元米粉、通安巷胖米粉、高水杨米粉、永华米粉等连锁品牌百花齐秀,但就算是路边普通的小店,那一碗粉也能做的香喷喷馋的你流口水。
长乐坊一路过去,不少小吃店让爱吃君看花了眼,红色招牌的绵阳米粉便在其中。进店是6张长桌,通透开放的后厨能直接看到来自绵阳江油的阿姨在冒粉。
绵阳米粉的粉极细,由大米熬成米浆,然后蒸熟晒干而成,比平时咱们吃的粉丝还要细很多,而且不能长煮,裹一把粉倒入竹丝篓里,用滚汤冒两下就要装碗。
一碗粉的精髓全在汤头里,汤里的炒料是由本地菜籽油与四川特产的红酱(红椒酱)等一起混合炒制的,然后与骨汤融合熬制后便是一锅香辣的红汤,而清汤指的便是纯鸡汤。
米粉出锅后不用另加调味,一勺清汤一勺红汤对浇,然后加上你喜欢的浇头,肥肠、牛肉、鸡肉、排骨都是提前用菜籽油炸好的,最后加上酸菜、海带丝和青菜,一碗正宗的绵阳米粉就此诞生。
重口味的爱吃君,当然一上桌就点了一份肥肠粉尝味儿。刚端上来的米粉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一层诱人的红油飘在粉上,这绵阳米饭,吃的便是这口红油!
先赶紧来吃一口米粉,粉细滑入味,浸透了红汤里的辣味,不似重庆那般直爽豪放的麻辣,而是丝丝绵绵的温暖辣感,一口接一口不会辣到你退缩,反而是舌尖那余留的香辣,让你忍不住再唆一口粉。
肥肠是干煸过的,香而不腻、油而不肥,虽然看起来分量不是很多,但都是经过老板手下精加工过的,保证每一口都吃到油香味儿。
等米粉带走大部分的红油之后,你可以认真喝一口底汤,对浇的清红汤既有淡淡骨香,又带着暖身的香辣,爱吃君吸溜吸溜着,这厢一碗米粉已经快要见了底。
自从重庆回来后,爱吃君一直都没有找到好吃的红油抄手,不是汤头不够香,就是抄手皮儿太厚,没想到今儿在这家小店,寻到了一碗中意的红油抄手!
薄皮馅鲜的抄手是每天店里阿姨现包的,每日两盘卖完就吃不到了。抄手的底料没什么秘方,但阿姨说每天都这么做,从绵阳到西安就没改过,味儿正!
上了桌就飘来一阵浓浓的辣香,问了老板才知道,这最上面一层的香辣油,是咱老陕的油泼辣子,倍儿香,下面一层红油是红汤里的辣油,提味,双重夹击下的香辣诱惑,让爱吃君赶紧拿起勺子。
皮薄,肉馅嫩气,肥瘦比例合适,抄手包的紧实不松散,实打实的肉馅吃着过瘾。吃完抄手捧起碗,吹开皮面上的红油,再嗦一口又麻又香的汤,怎一个酣畅淋漓!
笼笼肉夹馍可以说是米粉的绝配,如果你觉得唆粉有些单调,那么一个咸辣兼备的夹馍绝对可以弥补一切空缺。
一个一个可爱的小笼屉在蒸锅上架好,你可以选择辣或不辣的肉馅,每一个小笼里都能亲眼看到块块肉藏在米粉里,用荷叶饼夹上满当当的粉蒸肉,上桌!
麻辣鲜香的肉夹馍,肉汁充分融入进米粉中,蒸馍要趁热吃,一口下去,满口生香,走的时候爱吃君还忍不住大包了一份!
爱吃君在店里遇见老板的表弟,细聊才知老板娘是绵阳江油人,来西安后一直思念着家乡的那一口粉,所以在三年前的5月,老板与老板娘把绵阳的高水杨绵阳米粉搬到了西安。
之前在城内开的米粉店,因为各种原因挪到了长乐坊,这一开便是三个春夏秋冬,不少绵阳人会驱车到小店门口,专门来吃一口这地道的米粉,而附近的住户也有不少人,迷上了这碗独特的绵阳味道。
一地一俗,绵阳人爱唆粉,就好比上海人吃茶泡饭,重庆人吃小面。吃的不仅是粉的味,更是一种家乡的习俗,一种记忆。好像有了这碗粉,便有了归属感,哪怕独自在外看到粉也能骤升一股思乡之情。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家绵阳米粉
或者是有好吃的米粉店推荐
都可以在评论区与爱吃君互动
希望我们永远是被美食所治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