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没有什么是美食治愈不了的,如果一顿不够就再来一顿。在我身上也是这样,情绪来了,第一个念头就是做顿好吃的满足下自己的“胃”,一顿饭下来,心情变得美美的。
在我眼里厨房,是一个家比较重要的地方。都说:“厨房是一个家的原动力。”细细一想挺有画面感,还真是,一家人坐在圆桌上吃饭,产生了互动和交集,也才有了团团圆圆的仪式感。
要说长大后什么最暖心,就是奶奶做的糖醋排骨、粉蒸肉、油焖大虾、熏鱼、红烧鸡翅……吃起来就想流泪,脑子里就有家的画面,暖暖的,特别窝心。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我也很重视饮食,顺应时节的安排,很有兴致,去过的地方看到好吃的,就自己做。
这时,又会想起奶奶,她老人家一辈子去过很多地方,也很喜欢吃,天南地北的食物都会收拾。那时候奶奶总说:“一边玩儿去,不用你帮忙”,我就在边上一边玩儿一边看着。如今自立,摸到这些食材也不觉得陌生,想来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魅力。
会做菜很重要,一家人时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很有幸福感。我回想自己刚结婚的时候,根本不想做饭,觉得上班辛苦,我家先生更忙,就别为难自己了。明明是一家人,经常不在一个点吃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加班回到家,不想点外卖,但冷锅冷灶,一口热饭都吃不到。那一瞬间,很多情绪涌上心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不像现在,冰箱里有自家做的手工腊肠、腊肉、饺子、面条,分装成合适的量,随便一烧就有口热的,还健康。没错,曾经我也觉得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做起来也不算很容易。日子一天天的过,谁都不容易,还真像电影里演的:“你想不想吃碗面啊?”这样的温暖,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
开始整理的时候我也从断舍离开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于是,反过来思考,就先从清除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开始吧!比如衣橱里放着自己很心动,却从来没穿过的衣服,某种程度上是自己所向往的又有点脱离现实的小心思。
也曾告诉自己一定要断舍离,但其实没必要吧,谁还没个梦想呢?只要清楚与妄想之间的差异,扔掉或者保留都是自己的选择。
所以,允许自己仰望星空,也陪伴自己脚踏实地。
已经养成了整理的习惯,不定期的就会来次小整理,清理掉不顺手,不方便的器具,把收纳的地方安排到自己最满意。现在与其说清楚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如说一直在觉察、分辨,选择哪种生活更加适合自己。就在最近我又在厨房里获得了次小成长。
宝贝出生后,我们家变成了三代同堂,一家四口。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直面差异在所难免。于是,清楚地看到“吃”上的“自我”与“礼让”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通过吃可以激化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缓和,甚至消化矛盾……
最近我又发现一道家人们喜爱的菜,土豆红烧肉!热腾腾的一阵忙活,菜上桌,家人们看着开心,吃着舒爽,再喝上两口小酒,心中不快消解一大半,日子又美起来啦!
所以,井井有条的家得有人间烟火气呀!
完版权声明:
图片采集来自网络或书籍,我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