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王女士在卖出份扣碗类熟肉产品时,虽然进行了真空包装,但因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被买家举报为“三无产品”,告上法庭。近日二审结果出了,王女士败诉,要退还元货款并给予十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王女士表示想不通这个结果,将继续上诉。
去年9月,王女士收到法院通知,她被邵某起诉了,对方称她出售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明、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要求退还元货款,且按货款的十倍金额予以赔偿。一家人顿时蒙了。
王女士说,她家微店开了好几年,口碑一直很好,此前售卖的各种食品,包装上都按规定标注了食品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这次顾客要的份扣碗,因为是新推出的产品,而且量多时间紧,她来不及准备有上述信息的标准包装。粉蒸肉和烧白是用一个土制小碗盛放,外面用一个真空透明袋密封包装;风豆豉回锅肉用一个金色铝箔餐盒密封,并粘贴封口包装。没想到,这成为对方的把柄。
有些朋友说这是不是遇上职业打假人了?职业打假对不对呢?事实上,法院目前对于一般商品或者服务领域中“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人确实会认定为不属于消费者,因此并不支持打假人作为消费者要求三倍或十倍赔偿。但是,在食品、药品领域,仍然支持职业打假人作为消费者索赔。
对于要吃进肚子的食品,我向来支持要严格检验的。因为直接关乎人的健康和安全。
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是吹毛求疵的消费者也好,还是所谓的职业打假者也好,正是他们拿放大镜检视,才促使我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安全。
近年来网上和朋友圈售卖所谓自制美食的人越来越多,无资质无监管无安全条件,在哪个作坊里面生产的你都不知道,然后很多人还买回去吃。吃出问题的也不少,只是大品牌吃出问题,可以索赔可以曝光,这种自制美食,吃出问题你都找不到人。只能吞进肚子里。
沸腾吧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