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是湘菜中的又一大佬级别的名菜,但最早粉蒸肉并不是湘菜,而是湖北,河南,还有苏杭的名菜,到现在杭州菜里仍有粉蒸肉这道菜。也许是离得比较近,也许是湘菜以蒸闻名,也许……(你哪那么多也许,反正现在人家湘菜里有这道名菜)
“粉蒸肉”最早盛行于沔阳州就是现在的湖北省仙桃市,有着“蒸菜之乡”的美名属于著名的“沔阳三蒸”之一。(蒸菜之乡,那地方家家都用蒸的?不太理解。)“沔阳三蒸”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陈友谅不是坏人吗?天龙八部里就是坏人。)
他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命令随军的厨师用“征”字做一些家乡的菜肴,来预示出征顺利。(这里也有谐音梗,无语。)聪明的厨师“征”出了蒸鱼、蒸肉、蒸圆子等多道蒸菜,众将士特别爱吃,赞不绝口。从此之后,当地的老百姓也纷纷效仿,逢年过节用这三蒸来款待亲朋,一直流传至今。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微服南巡来到了郑韩城,(现今河南新郑)一次郊游,来到一个叫封后岭的地方。(他那时候还有心情郊游,都快灭国了,心真大!)天色已晚,肚子又饿了,只好在一姓丁的农夫家投宿。农夫一家非常好客,(那是怕了吧!)把留着过年吃的扣碗肉拿了出来,崇祯吃后心情大好。(那是吃饱了。)
夫妇告诉他,这是祖传的粉蒸肉。第二天,崇祯向两夫妇表明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就是当不了几天了。)把丁氏夫妇带回皇宫,封为御厨。(这两口子也干不了几天了。)从此,丁氏粉蒸肉一直流传至今。故事讲完了,言归正传,开做。
粉蒸肉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也行)克、莲藕克
辅料:稻米克
调料:甜面酱20克、白糖3克、胡椒粉1克、黄酒10克、桂皮、八角、小葱、丁香、姜末、盐、鸡精、酱油、腐乳汁20克(还是老样子,没有标注克数的通通少许)
制作过程
1、将猪肉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1厘米厚的条,用吸油纸吸干水分放于容器中。
2、猪肉加盐、酱油、甜面酱、腐乳汁、姜末、黄酒、味精、白糖一起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3、将稻米下锅中小火炒5分钟,炒至微微泛黄,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3分钟起锅
福粟年新东北大米盘锦5斤2.5kg蟹稻共生珍珠米粳米稻米蟹田米淘宝月销量旗舰店¥14.9购买已下架4、炒好的稻米磨成粉粒,(不用太碎。用擀面杖擀几下)制成五香米粉
5、莲藕洗净,去皮,切成3厘米长、1厘米粗的条。
6、藕条内加盐、五香粉15克(两小勺)拌匀,放入容器内。
7、将腌好的猪肉用五香粉再拌匀
8、将拌好的猪肉,皮靠下,整齐地码在碗内,两边镶肉条(就是塞满。)
9、盛猪肉的碗与盛藕的器具一起放入笼屉内,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
10、先将蒸藕放入盘内垫底,然后将蒸肉倒扣在藕上面,撒入胡椒粉、葱花即成。
工艺提示
1、猪肉腌制前必须先沥干肉面水分,加盐3克和其它调料,使味渗透肉内。(最好用吸油纸,肉用手揉搓一下更好入味。)
2、米粉磨成粟米状即可,藕内用1克盐拌匀,肉要蒸到冒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