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在淅川荆紫关吃到了当地名吃粉蒸肉。因配料独特,清香扑鼻,油而不腻,且有美容减肥之功效,所以至今难忘。
荆紫关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北岸,有中原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至荆紫关,天已正午。在友人的引领下,到一农家宾馆就餐。几道菜过后,店家便端上了一盘粉蒸肉。肉块长约4寸左右,颜色鲜艳,香味扑鼻。但是,由于肉块大而肥,众文友都不敢贸然动筷。店家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便讲述了荆紫关粉蒸肉的制作方法。
荆紫关粉蒸肉的主要佐料是菁茅。春秋时期,菁茅是楚国向周天子进贡的贡品。菁茅内含微量的碱性氨基酸,可以中和其它食物的蛋白质和糖脂。因此,菁茅不仅是制作黄酒的优质药品,也是周天子后宫嫔妃们美容保健的珍贵药材,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美容等功效。《左传》中,齐国的相国管仲曾责备楚使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莤酒,寡人是徵”。这里所说的苞茅就是菁茅。因此,用菁茅做成的荆紫关粉蒸肉,不仅不会使人肥胖,而且还可以减肥。
制作荆紫关粉蒸肉的工艺非常复杂。先将小米炒熟,把粉条、干菁茅用水泡软。选优质五花肉,连皮煮至6成熟,切成四寸左右的肉片,用菁茅拌匀,腌浸半个小时。等菁茅的香味儿和药力浸入肉片后,再拌上炒熟的小米。然后,把肉片整齐地排列到碗底,皮朝下。再把粉条取出,拌上前面用过的菁茅、小米,放在肉片上,上锅笼蒸40分钟。取出,倒扣在碟内。外看,肉皮鲜红,秀色可餐。食之,肉块虽大,但入口即化,且香味独特,油而不腻。
众文友一听,便开始品尝,就连两位正在减肥的美女也拿起筷子,伸向盘子。店家见自己的宣传奏效,接着又给我们讲了荆紫关粉蒸肉的来历。传说,荆紫关粉蒸肉为楚国大将满也速首创。西周末期,周幽王宠爱褒妃,废长立幼。楚王受申侯的邀请,派兵讨伐周幽王。楚国左先锋满也速率兵至荆紫关,忽闻香气浓郁。派人查看,得知是向周天子进贡的菁茅发出的香味儿。满也速让士兵取出干粮(熟小米),加熟肉菁茅蒸之,果然香味独特,解馋止饿。自此,满也速首创的粉蒸肉被丹江河畔的人们视为佳肴,百吃不厌。
听着美丽的传说,吃着美容养颜的荆紫关粉蒸肉,满口生香,胃口大开。不过,当我再次把筷子伸向盘子的时候,盘中的粉蒸肉已经见底。再问店家要,店家不给。原来,菁茅内的碱性氨基酸具有毒性,少食可以健胃减肥,多用就会有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干菁茅制作粉蒸肉的原因。
美味儿不可多用,只好作罢。不过,离开荆紫关后,这种美食却常常在梦中出现。哎,何时再能吃到荆紫关粉蒸肉吆!(此文始发于《青岛日报》年8月16日)
朋友委托的小广告淅川县大自然旅游文化购物城主营:四季花卉,名优土特产,渠首龙井茶,丹江鱼,根雕,奇石,虎晴宝石,玉画,钧瓷,古玩玉器,红木家具,民俗古物,名人字画,非遗剪纸,烙画,版画,装裱书画,旅游纪念品,丹江游船船票和景区门票销售,研学研旅服务等。财富品鉴: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淅川田原创不易,打赏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