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侠小说大师古龙有句名言:女人若是要留住男人的心,最好的办法是做得一手好菜,养熟男人的胃。由此推而广之,一个地方能让游客趋之若鹜的,除了风景,还有美食。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被称为“神州瑶都”,其美名早已名声在外。屈指数来,江华在外叫得响的有很多,且不说大瑶山风景的旖旎神奇,也不说瑶歌瑶舞的韵味深长,就是那山一样俊朗的瑶家阿哥和水一样柔情的瑶家阿妹,注定让好多人心生向往。更有那独特的瑶家美食,常常让到过江华和没有到过江华的人念念难忘。
瑶家美食(陈茂智摄)
我想,这日渐多起来的游客,谁敢说不是冲着江华独有的美食而来的呢?
江华多山,自然多山珍。高山密林中的飞禽走兽,如今大都成了国家xx级保护动物,尽管是美味,终是不敢违了法律来饱口福,这里姑且不说。山珍中能吃的,荤的一类,尚有竹鼠,其肉细嫩甜美,熬汤汤美,热炒肉香,若是过年时,有朋友送上一两只熏干腊制的,算得上是年货中的珍品了,不是贵客,是轻易不会煮了上桌的。素的一类,仅野菌、竹笋两样就有十多个种类。雁鹅菌该是菌类中的“皇后”了,春秋两季,大雁北往南来,下一场细雨,就有雁鹅菌登场了。雁鹅菌小巧玲珑,形如衣扣,色泽光滑艳丽,淡黄中染一点血丝样的淡红,肉脆嫩细滑,汤味美异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席上珍馐。山笋一年四季都有,品质最佳的是春笋。春日,与三五好友踏青归来,采得一小把回家尝新。将春笋折成小段与腊肉同炒,可谓色香味俱全,与友小酌,乐而陶陶间,吟得小诗一首:“夜来细雨润东山,黄芽春笋满长街;身似飞燕染翠色,烹得万家炊烟香。”友听罢,夹一筷春笋下肚,抚掌大笑,连声称妙。与春笋齐名的还有冬笋,腊月里切几片刚从山里采得的新鲜竹笋,熬汤、炒食,皆是难得的口福,也是地道的药膳。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好山必有好水,有好水自然多水中美味。水中美味排起名来,很费斟酌。若论希奇,自然要数码市山螺。山螺全身黝黑,体形尖长,肉质脆嫩,肚腑中无泥沙之类杂质,为江华瑶山所独有。较真起来,码市山螺又数大锡山螺为正宗。这种螺丝偏好这里的山水,范围也仅是码市、大锡境内挨近大龙山的几处河段。大龙山原始次森林遍布,生态优良,溪河中的水清凉纯净,不染杂质。螺丝喝山泉、吃游虫,自然是全生态野生食品。与此同理,瑶山中的各类清水鱼也是难得的美味。湘江瑶寨香草园里所产的巴石鱼,肥美异常,是人间难得的珍品。清代,江华人常将巴石鱼焙干,送给从码市走出的抗法名将、被誉为“中兴将帅”的晚清重臣王德榜。据传王将此鱼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盛赞其美,每日佐餐必备。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荷叶粉蒸肉是江华名菜,但若论精细、精美,不能不细细说说江华的“十八酿”。江华人习惯把各色丸子称之为“酿”,足见其制作过程之繁、制作工艺之精、制作成品之美。
在外人看来,这种酿作的各色丸子吃起来虽说味美,但因工艺复杂,既费时难度又大,仅为一口之福,实在不可取。其实,就丸子最初的来历,并不是单为美食,而是一种极粗糙的饱腹食物,也是贫穷瑶胞饥荒之年待客无招想出的“饿”办法。要知道,瑶山人最为豪爽好客,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不管认识与否,进屋便是客,喝茶寒喧之后,是注定要留下客人吃一餐饭的。瑶山人田土少,粮食奇缺,实在拿不出待客的好东西来,贤惠、聪明的瑶家妇女便想尽办法,在四时果蔬中做尽文章,把粮食和菜肴结合在一起,发明了各色酿丸,这种丸子,既是佐餐菜肴,又可充饥饱肚,实在堪称一绝。因酿丸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约定俗成便统称为“瑶家十八酿”。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豆腐酿外,更多的是时鲜果蔬之类的酿品,如辣椒酿、茄子酿、苦瓜酿、丝瓜酿、竹笋酿、蒜头酿等等等等,甚至连花叶之类也可成酿,如南瓜花酿、甜菜叶酿等,也有蛋皮酿、鱼皮酿、鸭掌酿等荤酿。在瑶家人看来,酿品看人品,酿品看诚心,只要对客人心诚热情,什么都可以拿来成酿。
酿品品质好坏高低最终取决于馅料。过去用来饱肚的酿品多以素馅为主,能用几个鸡蛋作馅就算是奢侈的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瑶家酿品用肉类作馅较为普遍,馅料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讲究。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八酿”中最出名的还是豆腐酿。豆腐酿又分水豆腐酿和油炸豆腐酿,此外还有白芒营、涛圩、界牌一带的手捏豆腐酿等。也有类似豆腐的替代品,如米豆腐酿、苦栗子豆腐酿、磨芋豆腐酿等。这些豆腐酿品中,最精致的又是水豆腐酿了。制作这种酿丸,基础材料需选用上乘石磨豆腐,刚脱包的鲜品更佳。馅料用瘦肉或五花肉,剁碎如泥,用香葱、香菜、晶盐、味精拌合。酿制时须轻手拣豆腐,用竹筷在豆腐块中戳心,将馅料置入其中,丸子既饱壮又不破损,这就要求操作者心灵手巧、十分精心,粗手笨脚是断然不行的。烹制时就更为讲究,丸子入锅前,须将热油摊遍锅底,将酿好的丸子逐个入锅,有序排列,煎焖时,还要在锅边淋油,待豆腐煎至焦黄,用小碗清汤滴上数滴酱油泼上佐色,用锅铲轻轻松动,使汤汁充分浸透,然后盖锅焖煮数分钟至肉馅熟透出油,添加味精,淋上辣椒红油或撒上红椒粉、葱花,即可出锅。出锅装盘也要小心翼翼,须整个入盘,不至散碎。菜肴色泽金黄,红中透翠,清香扑鼻。吃时须趁热,口味更佳,瑶山人谓之“搭赖”。设若你第一次吃这等美味,也不用心急,伸筷前主人会第一个夹菜给你,一是表示盛情、尊敬,二是做示范,告诉你夹豆腐的技巧和方法。
瑶山水豆腐(陈茂智摄)
其他种类的酿丸基本如此,风味各有千秋。其中既蕴涵着“团圆美满”之类的祝福,更多的是瑶家人深深的情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